第一百五十三章 组建希腊联军(2/2)

以佩洛皮达斯、伊帕密隆达为首的底比斯高层婉转的辩称:塞萨利和戴奥尼亚都是底比斯的同盟,都对底比斯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正因为如此底比斯不得不保持中立,以避免伤害到某一方的友情,如果答应了塞萨利的要求,恐怕就会让戴奥尼亚产生误解,误以为底比斯已经加入了反戴奥尼亚联盟,所以他们不得不拒绝。

伊阿宋提出这个要求,其实只是试探底比斯人的态度,因此得到拒绝的回答,他并没有感到愤怒,反而耐心的询问了返回的信使,当时底比斯议事会每个人的态度和反应,让自己心里有了底。

几天之后,塞萨利军队抵达雅典的阿提卡西北部边境,并且在与雅典关系亲密的皮奥夏城邦奥罗浦斯附近修筑营地,这是事先同雅典商量好的,因为奥罗浦斯港口不算小,同菲莱之间的海上距离很近,便于运输物资和兵员。

以卡利斯特拉图斯为首的雅典高层热烈欢迎伊阿宋率领塞萨利军队的到来,并且一天之后在科林斯地峡的麦加拉召开了一次希腊联盟的军事会议,加入该联盟的各城邦将领们纷纷发表意见。

不少中希腊城邦将领建议:应该像十几年前的科林斯战争时一样,利用地峡的地理优势,在科林斯城内囤积重兵,防御戴奥尼亚军队的进攻。戴奥尼亚人跨海进攻,物资消耗很大,不利于长期作战,久攻不克,到最后必然会选择停战求和。

以阿哥斯、科林斯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城邦将领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今戴奥尼亚军队已经征服了美塞尼亚和斯巴达,并且阿卡狄亚也成为了它的同盟,这使得戴奥尼亚人在伯罗奔尼撒的势力变得很强大,如果联军不主动出击、而是被动防御的话,戴奥尼亚人一定会转而进攻伯罗奔尼撒的其他地区。

一旦让它彻底的征服了整个伯罗奔尼撒,不但会削弱希腊联盟的力量,而且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戴奥尼亚军队可以全力进攻科林斯,最后能不能守住科林斯恐怕就很难说了。如今联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万人,远远超过了戴奥尼亚军队士兵的人数,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击败在斯巴达的戴奥尼亚军队。

双方各抒己见之后,伊阿宋说话了:“各位,希腊联盟之所以建立,其目的就是为了击退入侵的戴奥尼亚、保证希腊各城邦的自由和领地的安全,如果只是在科林斯进行防御,那就等于放弃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这不但跟联盟建立的初衷相违背,而且更会让加入联盟的城邦相互抱怨、破坏团结,因此我主张我们不要再浪费时间,应该立刻率领联军进入伯罗奔尼撒,迅速同戴奥尼亚军队进行会战,将其击败,让斯巴达人重获自由!”

伊阿宋双手叉腰,睥睨会场中的众将领,大声宣告:“如果大家不同意我的意见,或者一直争论不休、浪费时间,那么我将率领塞萨利军队,独自南下与戴奥尼亚军队进行决战!”

伊阿宋的话就像一块石头砸进了深潭,在激起波澜的同时,也得到了科林斯、阿哥斯将领的积极回应:“我科林斯(阿哥斯)公民将跟随塞萨利军队一起进攻戴奥尼亚人!”

尽管塞萨利军队占到了整个联盟出征士兵数量的一半,但是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希腊传统势力边缘的塞萨利并不太引起希腊各城邦的重视,因此伊阿宋在这个联盟中并没有太多的威望,但是这两个强邦的支持却让伊阿宋声威大震。

虽然至今为止,雅典派往科林斯的士兵数量只有塞萨利军队的一半,但是在斯巴达已经衰落的情况下,大多数希腊城邦更愿意唯雅典马首是瞻,所以其他的城邦将领都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人——雅典名将伊菲克拉特斯。

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语气看了一眼伊阿宋,然后环视众人,语气沉稳的说道:“我同意联军应该抓紧时间主动出击,寻求与戴奥尼亚军队进行决战,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着手做两件事。

第一是我们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阿卡狄亚联盟,劝说他们加入到我们一方,共同对抗戴奥尼亚。在现在联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阿卡狄亚联盟倒向我们的可能性很大,毕竟戴奥尼亚是外来者。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就将增强联军的力量,同时为我们在伯罗奔尼撒作战提供更大的便利。如果遭到拒绝,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向阿卡狄亚联盟发起进攻。

第二是戴奥尼亚之所以能够打败斯巴达,跟戴奥尼亚拥有强大的海军,能够在最开始时用船队运载军队登陆美塞尼亚、迅速占领美赛尼亚领地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也要小心戴奥尼亚故伎重演,趁着我们的军队在伯罗奔尼撒作战,而通过海上登陆我们防御较为空虚的后方,切断我们的归路,威胁我们的母邦,那就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所以我建议必须留下部分军队,驻守能够被登陆的中希腊各个海滩,尤其是皮奥夏地区的克琉西斯港,必须要牢牢的掌控在联军手中!”

“可是克琉西斯现在归属于底比斯人!”有人提醒道。

“在我们大多数希腊城邦都聚集起来、共同抵御入侵的外来者的情况下,作为中希腊强邦的底比斯选择中立,这实在是不应该!只是大战在即、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才暂时容忍了底比斯人的任性。”伊菲克拉特斯表情严肃的厉声说道:“但是底比斯人的不作为,也必然会引起我们对他们的不信任!因此我们应该派出使者前往底比斯,明确的告诉他们,我们要暂时接管克琉西斯,战后再归还他们,如果底比斯不同意,那么我们将视他们为敌人,对其进行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