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经济特区(签约加更)(2/2)

陆承启很是愤怒,但也很无奈。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稍有生活的盼头,就会好好生活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为一日三餐,辛勤耕作。

不是中华民族缺少创造性,而是时代禁锢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会去想发明创造?肯定不会。而陆承启要想释放民族的创造性,必须要让他们先达到温饱,生活无忧之后,再给他们创造一个创新的土壤,好让更多的伟大发明横空而出。

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陆承启肯定不会放过,同时,他更加期待更多伟大的发明……

一时间,陆承启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翌日,陆承启拿到了内阁与户部共同制定的经济特区计划,立即昭告天下,登时如同在沸油里洒入了一滴小水珠,整个大顺的疆域里都沸腾了,上至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议论经济特区。

圣旨里明说了,京兆府即时起开征商税,比例为三十抽一。而青楼、酒楼、茶坊。勾栏瓦肆等高收入场所,则是二十抽一。

同时,京兆府成立了一个由户部官吏与衙役共同组成的新部门,叫商务部。专门负责商税的征收,若有人敢偷税漏税,轻则吊销营业资格,重则流放。那些不法商人还想钻空子,却发现什么漏洞都叫陆承启堵死了。偏偏长安城是大顺朝富人区,经济最繁荣的地方,又不能放弃,只好默认了这个事实,不敢稍有抵抗。

陆承启还嫌不够,直接把这一规定写进了大顺律里面,然后就坐等收钱了。商税的征收是一月一收,比农税快多了。毕竟商税繁多,若一年一收,说不定会给一些人钻了空子。

京兆府开征了商税,同时也提升了商人的地位。陆承启在圣旨里明确说道:“按时交税三年,便可获得科考资格。”就这一句话,才让天下商人疯狂起来。有些商人富可敌国,但却苦无地位。在一些官员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怎么能不疯狂?

要知道,商人缺的不是钱,而是地位。要是有了地位,他们才会对大顺朝认可,这是陆承启知道的事情,可朝中大臣却不明所以,连徐崇光都反对,但这些反对声音都被陆承启压了下来。

而这一招,带来的好处是,天下商人尽汇聚于京兆府,陆承启有种预感,比之南宋临安、北宋开封也不枉多让的长安城,会再一次重现盛世繁荣!这可不是清朝那自欺欺人的繁荣,而是真正的华夏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