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黄忠已奔至城下,见敌军自乱,不由大喜,见城上有校尉似乎在指挥调拨,于是自背后摘下大弓,箭壶里取出铁箭,挽弓如满月,“砰”的一声响,城头上的小校应弦而落。
对卢见城头有人坠落,大骇,回头望去,只见一员汉将,铁甲铁盔,骑黑马,提铁弓,正往他这里望来。对卢心中一沉,暗道,糟了,此必汉朝射雕者。胡人称神射手,一般呼为射雕者。雕为空中猛禽,连雕都能射下来,定然是箭术数一数二之人了。
与此同时,黄忠也发现了对卢,身份很好认,对卢穿得跟花孔雀似的,一看就是大人物。黄忠便谓左右道:“尔等且冲阵。我自取敌将首级。”
于是弯弓引箭,只一矢,射对卢于马下。黄忠收了弓箭,于腰间得胜钩上摘下大刀,直趋阵前,斩对卢首级,高掣于手,大呼道:“主将已死,尔等还不速降!”
对卢一死,高句丽军大乱,有些扔了武器,跪地请降,有些则啮牙咆哮,拨刃相见。城中更是哭声四起,败军于城中大掠,然后越城而走。等得黄忠把最后一个顽抗的高句丽人砍杀,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
这一仗,斩首三千级,俘虏千人。其余高句丽人皆四散奔走,不知所踪。黄忠得了帻沟溇城,忙遣使往卢植报捷。然后方派军吏收拢百姓奴隶,统计所获。
因对卢亡于城下,城中校尉又被黄忠一箭射死。结果为汉军所准备的城防物资,一丁点儿没用上,反而被黄忠笑纳了。
卢植在朝廷任职多年,是阅览群书的大儒,自然知道帻沟溇城的意义。此城筑于大梁水之侧,而辽东郡治襄平,则位于大梁水与室伪水的交汇处。等于自帻沟溇放舟,顺水可直达襄平。这样一来,物资的运送,就要轻松许多。毕竟高句丽的道路有多破烂,不止黄忠,一路行来,卢植也是见识过了的。
于是卢植让黄忠加固帻沟溇城,除了所获物资外,俘虏顺水送至襄平去看管。那里是大后方,不怕俘虏闹事,也能减少大军的粮草损耗。
忙完一切后,卢植便召黄忠前往纥升骨城,命黄忠副将周伟镇守帻沟溇城。与此同时,捷报也八百里加急发往青州。
青州刘备方得一女,又值辽东捷报至,大悦,于是会宴群臣,以为庆贺。
纥升骨城,在棒子们自己写的《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又称为卒本川。说扶余王子高朱蒙于西元前37年于此建国,称高句丽。因为棒子本身的不靠谱,本书不采用其说。
其实,西汉时,高句丽只是玄莬郡高句丽县的一个以县为名的部落罢了。夷人无知,擅自称王,汉人当时也没当他们一回事,让他们自误自乐。后来高句丽叛乱,当时王莽当政,把高句丽县改为下句丽县,把高句丽王贬为下句丽侯。后来辽东太守出兵讨伐,把高句丽所谓的大武神王给赶到了现在的丸都城,差点就忘国了。只是刘秀偃武修文,没多久便重新册封高句丽王。于是高句丽在边境,时而臣服时而袭扰,反正是让辽东不得安生。
高句丽人素来自大,看看他们的王号,什么大武神王,后来的东川王,西川王。他们知道东川,西川在哪吗?或许高句丽人的东川和西川与我们汉人口中的东川西川不一样。怪不得后世网上流传的棒子帝国甚至覆盖了蜀地,敢情是从这儿继承的。
这一次卢植打下纥升骨城,虽然所获物资甚少,但奴隶还是抓了一大片。足足有万余人。因为对于放火烧城的涓固恨怒,所以那些伤重的军士奴隶,太史慈也没费这个劲去给他们治伤。因为在卢植眼皮子底下,他也不好袖手不管,于是别置一营,让伤兵全部住了进去。然后忽有一夜,营中失火,延及伤兵营。把营地烧成了白地,至于俘虏,全部让他们提前去见东皇太一天帝去了。
卢植得知,虽然烧的是高句丽的伤兵,仍然把太史慈喊了过来,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告诉他上天有好生之德,人要有敬畏之心。自古以来杀俘不祥,岂不闻武安君白起、汉将军李广乎?
太史慈诺诺,垂手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