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鸡肋的舰艏背负布局(1/1)

清英和提尔皮茨并肩走着,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这艘战列舰的跟前。看着甲板上那3座威武壮硕的主炮塔和舷侧大面积向外凸出的主装甲,提尔皮茨的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神色,似赞叹、又似惋惜:“它真是一件精密而强大的杀人武器。其装备的6门全新的283毫米l42主炮,单发破坏力比旧式l40火炮提升了25%;再考虑到它舷侧5.5米高的270毫米主装甲,其正面战斗力较‘腓特烈三世’几乎高出了2个档次。只可惜,它的3座主炮塔竟然是呈前1后2布置,这实在是太令人失望啦。如此布局,这岂不是向世界宣布我德意志的战列舰是专为逃跑而生的么?”

在来之前,清英就猜到了提尔皮茨会就该舰的主炮布局方式发表见解。他微微摇了摇头,解释道:“阿尔弗雷德将军,这并不是设计师们有意为之,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所催生的必然产物。虽然这种炮塔布局方式并不美观,后部火力强于前部也的确是有利于逃跑时的火力发挥;但这种方式,却是在长艏楼船型3座主炮塔前提下的最优布置了!”见提尔皮茨一脸茫然的神色,清英于是便将这个布局的前因后果向他简单道来。

德国的海军舰艇数量远不如英国。为了颠覆英国的海上霸权,德国战舰必须用降低干舷的手法来削减结构重量,以求提升战舰的单舰性能。然而干舷却是不能无限制降低的。因为波罗的海虽然风平浪静,然而北海在很多时候却是风高浪急;为了保证战舰能从容应对北海的暴虐天气,德国设计师又不能像serb一样祭起锉刀,对干舷高度大砍特削,必须考虑战舰的适航能力问题。为了兼顾两者,艏楼这一神器在清英的推动下便应运而生,成为当前德国主力舰上的标准配置。

所谓艏楼,直观的讲便是甲板上类似于楼房的单层建筑。由于其宽度小于舰体,艏楼在舰体中部是作为上层建筑而存在;而到了舰首,由于船体的逐渐变窄,艏楼便与船体在舰首部位合而为一,将舰首的干舷高度整整抬高了一层甲板。如此一来,战舰在舰首部位平白多出了一层甲板的高度,足以有效的提升战舰的航海能力;而由于艏楼的宽度小于舰体,整体长度也只有战舰的三分之二,比起普通的平甲板舰型能节省大量的结构重量。这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吨位、以微小代价换取较高航海性能的方法,很快便在整个德国海军中推广开来。

实际上,德国于1889年开工的勃兰登堡级便已经用上了艏楼这一神器,不过艏楼的长度只有很短的一截;这种设计在只有2座主炮塔的时候还没什么问题,然而加入第3座主炮塔之后就显得颇为难堪了。由于艏楼长度过短,舯部的那座主炮塔处在和尾部主炮塔相同的水平高度上,严重侵占了用于配备副炮的上层建筑空间,而3座主炮塔的布局又是德国海军所必须坚持的!在主炮口径比列强小一号的情况下,德国战列舰需要更多的投射量来弥补这一不足;除此之外,3座主炮塔也是德国海军迈入无畏舰的最佳敲门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设计师们将艏楼延长,而后把舯部的主炮放在了艏楼之上,以此为副炮的布置腾出空间。按照这一理念设计建造的2艘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便很好的平衡了各项性能,成为一款1894年度的成功之作。

不过,腓特烈三世的设计远非完美,其在主炮布局上存在不小的缺憾。该舰对于舯部主炮的处理,仅仅是将其抬高一层放在了艏楼上;这就使得炮塔和勃兰登堡一样,仍旧被两边的上层建筑给夹在了中间,每边只有60度的侧舷射界。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把舯部主炮塔和后部舰桥交换位置,借助艏楼和甲板的高度差,在舰尾实现高低火力的背负式布置。如此一来,就能在不付出任何的额外代价的情况下,实现舯部主炮射界的大幅度提升。清英回国之后,本想对腓特烈三世级做这样的改进;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从蒸汽机舱引出的传动轴不允许拉得太长,而炮塔下的弹药库和蒸汽机舱不能重叠,只得悻悻作罢。等技术发展了几年后,转动轴再拉长10米成为现实,清英才在这级新战列舰上实现了这一设想。

至于在舰首采取背负,清英在现阶段是不会去考虑的,因为从设计的角度上看,舰首背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费吨位的蛮夷做法。如果要在舰首采取背负式主炮布置,那么2号主炮塔的炮座高度必将得到大幅抬高,而这意味着要增加一大圈额外的炮座装甲重量,造成战舰排水量和造价的严重飙升。除此之外,为了不被抬高的2号炮塔遮住司令塔的前向视野,整个舰桥也要随之拔高;再加上原来就提升了一层的炮座和炮塔,战舰的重心也将大幅升高,而这必然会降低稳性,对战舰的抗倾覆能力则是大大的不利。

至于舰首背负所获得的前部火力优势,其实在战场上并无多大用处!在战列舰数量爆棚的一战时期,列强之间进行海上决战之时,一般都是一大票战列舰排成两行纵列对轰;英德两国分别位于世界海军的一二绝巅,战列舰都是以10艘为单位来计数,其决战交锋则更是如此。既然船在舰队决战中都已经横了过来,大家都是在用舷侧对敌,那么花大代价实现的舰首背负的主炮还有什么额外的意义?

退一步说,一战时期在非决战的情况下仍旧存在大量的小规模遭遇战,比如历史上的赫尔戈兰湾海战和多格尔沙洲海战;即便是这样,舰艏背负主炮一方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因为只要对方位于舯部和尾部的主炮射界足够大,那么对方在遭遇敌舰的时候只需及时转向,仍旧可以发扬全部火力。而就算是在追击战中,舰艏背负主炮的一方也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因为双方都在高速运动,只要距离稍微远一点,其命中率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除非追击方火控精良再加上人品爆棚,否则也是很难对敌舰造成想象中的杀伤。

因此,从战舰设计的角度来看,舰艏背负所付出的代价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它的存在仅仅是能让战舰变得更加高大威猛、深入人心罢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除了采取长艏楼船型所获得的这种顺水推舟式的舰尾背负之外,任何刻意追求背负式的设计,都是拉低性价比的蛮夷行为!

——————————————————————————————

“阿尔弗雷德将军,既然长艏楼为我们在舰尾实现了2.2米的天然落差,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因素给利用起来?舯部主炮塔的后移,使它获得了额外120度的后向射界,此前帝国战列舰的后向火力为2门,现在能平白无故的再多出2门;换做是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情吧?”

看着脸上仍有不甘之色的提尔皮茨,清英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此外,我的海军大臣,这个布局也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佳方案了。阁下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不这么弄,第三座主炮塔又该布置在何处?如果向往常一样放在中间,将会平白浪费足足150度的后向射界;而如果放在舰艏抬高一层的位置上,战舰的排水量和造价又会失控。你要知道,正是由于这个主炮布局方式,该级战列舰的单艘造价才只有2100万马克;如果放在抬高一层的舰艏上,那么价格至少都是2300万马克。我们从美国得到的那笔巨额贷款,可是一分都没有流入军队的!”

提尔皮茨脸上表情复杂,嘴唇翕动,最终长叹一声道:“船都已经造出来了,我即便是对这个炮塔布局再不甘愿,也只能选择接受现实。更何况,除了已经服役的‘维切尔斯巴赫’号和‘维丁’号之外,还有‘奥丁’、‘施瓦本’、‘扎林根’和‘梅克伦堡’4艘同级舰在建,难道我还能把它们给全拆了重建不成?”清英闻言正暗自窃喜,却听提尔皮茨又道:“只不过今年开工的战列舰绝不能再造成这个样子了。如果我们的战舰不够威武雄壮,又怎么能够吸引国内的年轻人来参加海军,又怎么能够在国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海军?即便是我们为了追求性能,不能像法国人那样在船上堆满了违章建筑,但必要的雄伟和壮丽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额外溢出的预算,我自会向议会去争取!”

“那么,你对下一级战列舰有什么打算?”清英停下了脚步,低声问道。

提尔皮茨沉吟片刻,道:“舰尾背负是低干舷长艏楼船型所给予的恩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然而我们的战舰绝不能成为逃跑型战舰。我们可以尝试再为战列舰装上1座主炮塔用于舰艏背负式布置,以平衡前后火力。尽管这种方案将装备了4座双联装主炮塔,吨位造价都会大幅度提升,但我们完全有理由一试;如果成功,那么我德意志就能取代英国,引领全世界海军的潮流!”

(感谢书友天羽从云的打赏和书友血魂1937投的4张更新票~~~不过那4张更新票就只能看不能吃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