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指导!(2/2)

那么既然这个假设不成立,反过来说就证明了斥候对城池的监控不可能达到这一步。

“那要不要在后面预先派人埋伏,做好拦截工作?”鲍鸿点点头,继续说道。

“没意义!”李左车笑道,“咱们双方的人马本身差别就不是太大。而且对方不过是刚刚经过操练的黄巾士卒,很可能就像你前面说的一样,只要是开始溃败,那么很容易就会直接投降。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派遣人马去拦截什么的。”

“嗯!”鲍鸿点点头,拦截这个没必要也是正常的。人家黄巾军又不是曹老板那种变态,赤壁大败,回头还能整合残部跑路,甚至接连遭到张飞、赵云等人率军阻击都能继续跑路,那种军心凝聚力,完全是眼前的黄巾军不能比的。

这就要考虑冷兵器战争什么时候就会溃败的问题。

古代战争失败方的损失构成一般来说分成僵持阶段的伤亡和被追杀时候的伤亡和逃亡,古代战争的常态是近距离交战和密集阵,导致了一旦失败,被追杀和践踏导致的伤亡要远远超过僵持阶段。在军队崩溃之前的僵持阶段,失败方到底承受了多少伤亡?

就这个问题来说,军队的素质算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条件。

没受什么军事训练的军队一触即溃那是必然的,因为这些人不知道面对对方的攻势该怎么做,不懂怎么做就会害怕,害怕就跑。

接受训练越多的部队士气越高,越不容易撤退,因为他们都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能保住性命,而不是怎么跑能保住性命,他们也知道在战争各种情况中,最容易失去性命的不是奋勇作战,而是后退被追杀。

按照一般的认知,基本上从一成的伤亡开始,农民兵之类的就容易开始溃败了。而上了两三成,基本上再精锐的部队也很难挡得住。

不过,另一方面来说,部队素质是自身的问题,但是头脑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统帅、士气等等也会有巨大的影响。

所以古代本阵的稳定很重要,只要主阵帅旗不倒,周围的方阵就不会崩,能继续鏖战。一旦主阵动摇被打开突破,就会引发全面崩溃。

就以三国的故事来说,典型的例子就是曹豹率领的丹阳精兵。

这是陶谦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阳,作为徐州的老军阀,陶手中虽然没有好的战将,但是握有一支精锐的“丹阳兵”,因此也可以对抗曹操这样的大鳄。“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后来随着刘备转战千里的部队,就是这支精兵。在刘备那段时间的艰苦战斗中,丹阳兵为刘备断后立下无数功劳。

还有少许残留在当地的丹阳兵,他们成为好生食鱼鳖的广陵太守陈元龙部下,就是这点儿丹阳兵,后来竟然击退了小霸王孙策的渡江攻击!

而到了曹豹手里,可谓是一将无能,害死三军。

这家伙草包一个,带着如此凶残精锐的兵种出去作战,结果被前来讨伐徐州的曹老板完败。要说曹老板厉害那不假,可要说一方诸侯陶谦的抵抗力度就这点,也是呵呵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