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1/1)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二章

悠闲快活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就到了麦收时节。

有了刘大年、赵栓两对夫妇的帮助,孩子们虽然依旧晒黑了一圈儿,可相较于去年收苞米时的忙碌不堪,这次却是轻松多了。镇上店里有慧婶儿、赵小全看着,也省了很多事,只留下比较稳重的老六老十五和阿玲小雨,其他孩子都留在家里帮忙,毕竟不管怎么说,粮食田地这一块儿始终是家中最重要的支柱,是万万不能出差错的。

随着麦收的结束,三年一度的县试也接近了尾声。林文斌林文俊二人没有把握考中,并没有乘胜追击,引得不少人暗暗可惜。当然,也有不少人在背后嗤笑嘲讽说风凉话的,好像林文斌林文俊没有再创辉煌是多么丢人似的,殊不知他们自己却连“小小的”童生试都没考过!

其中反应最大的,却是林文斌林文俊的先生——许希文!林文斌林文俊虽没有正式拜师,可在许希文看来,他是对林氏兄弟有再造之恩的老师,若是没有他的教导,两个乡下来的野小子怎么可能会一举高中?而林氏兄弟高中的消息传开后,也着实为许希文带来不少好处。原先默默无闻的许希文因为林氏兄弟,被冠上名师的称号,引得镇上富家大贾趋之若鹜,纷纷奉上重礼,只求许先生能收下他们的孩子。财富名誉的双丰收,令考了大半辈子只考上秀才,却一直怨老天不公,感叹自己才能被埋没许希文信心倍增,虚荣心暴涨。

小小童生就在离水镇掀起了那么大的波澜,许希文就琢磨了,若是林氏兄弟稚龄考中秀才,那他的名头岂不是会更盛?即使心中对于两个学生小小年纪就取得如此成绩而有些不舒服,可想到两个学生成名后自己得到的好处,许希文也顾不得那点儿嫉妒了,开始极力怂恿林文斌林文俊兄弟趁热打铁,参加这一届的县试。只是令许希文大失所望并恼怒异常的是,林文斌林文俊兄弟的心性坚韧,很有自己的想法,饶是许希文苦劝,二人依旧不为所动,坚决不愿意参加这次县试,一门心思等三年后再战。

因为林文斌林文俊拒绝参加县试的事,许希文对林氏兄弟颇有微词,不仅在课上故意为难二人及其他林家人,私下里还有意无意地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语,抹黑林家兄弟。林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林文斌初开始还因为惦念许希文教过他们兄弟的份儿上而一退再退,可惜,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行事反而越来越过分,林文斌忍无可忍,终于带着弟弟们一起退学。

林氏兄弟的这一举动立刻在镇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惊动了书院的院长,连镇长及暂居在镇上的冯举人都引了来。许希文到此时才意识到事情闹大了,只是他素来自大自负,虚荣心又强,哪会向自己的学生低头?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极力抹黑林氏兄弟,恶毒地想要断了二人的科举之路。

好在因为林氏火锅店的缘故,林家的孩子们结识了不少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又有万叔这个大靠山护着,许希文跳梁小丑般的肆意抹黑计划很快就破了产。林氏兄弟虽然没有亲口说出半句曾经老师的坏话,可许希文的名声还是毁了,这样没师德的先生,自诩离水镇教育界领头羊的育才书院怎么肯留,于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名师”,只能灰溜溜地卷了铺盖回家。

许希文离开了,林氏兄弟却没有再回书院。你道为何?原来因为此事,暂居离水镇的冯举人不知怎么的,看上了林文斌林文俊兄弟俩,主动开口要收他们为学生。这可乐坏了林家诸人,冯举人可是有名的“大儒”(对于小镇而言),能被冯先生收下,这可是好多人八辈子也撞不到的好运啊!

收了林氏兄弟俩后,本着两个也是教,一群也是教想法,向来喜静的冯举人索性跟着林家人去了乡下,住在了林家大宅里。如此一来,林家喜欢念书的孩子们倒不必再来来回回的往镇上跑了,呆在家中就能随时学习。而冯先生讲课风趣幽默,似乎去不少地方游历过,人生经历极为丰富,引得原先不喜读书的孩子也爱听他讲课,不知不觉间,冯先生的课堂竟悄然无息地扩大了好几倍,林家的气氛似乎也跟着变得斯文了很多。

深入了解了林家之事后,原先只是带着一颗爱才之心来的冯先生,倒是对林家人多了分怜惜和喜爱,时常不着痕迹地教导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充当着慈爱长辈的角色,使得孩子们都懂事了不少。当然,除了付出,冯先生也自觉得到了很多。最令他满意的除了林家乖巧懂事的孩子们外,就是林家美味异常的饭菜了。每日野味不断,饭菜花样繁多,家中又热闹,气氛也好,引得冯先生心情舒畅,胃口大开,不过几个月就胖了一大圈儿,原先虚弱的身子也健康了不少。

而自从冯先生搬来之后,林家的气氛也好上了不少。冯先生就像是一个慈爱而温和的长者,不仅传授给了他们学问,还教导懵懂的他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之法,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冯先生之于林家,既像是一根坚韧不拔的定海神针,又像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孩子们既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他们缺失已久的父爱,又能像知心朋友一般向他倾诉心事,请教难题。有了冯先生,林家的孩子们就像是有了主心骨,不再像以前那般活得辛苦而疲累。如今的他们,能够肆意的欢声笑语,也能畅快地痛哭流涕。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转眼间,三年的时光匆匆而逝。

ps:明天上架,欢迎订阅哈\(^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