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又当了回“猎物”(1/2)

经历如此一番周折后,“济远”舰在北京朝廷里愈演愈烈的无数置疑乃至责难声中,于1885年10月31日驶抵天津大沽,并于11月8日完成了升旗入列仪式,加入北洋海军。当时的天津镇总兵丁汝昌及天津海关道周馥等人登舰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并没有朝里那帮清流人物说得那般夸张,遂作了详细报告和说明,“其用意无甚悬殊”,认为“济远”舰“实为新式坚利之船”(后来的丰岛海战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李鸿章后来又亲自去检查了一遍,才放下心来。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清流言官们仍不肯放过经手购买“济远”以及“定远”,“镇远”的原驻德公使李凤苞,毕竟“敲山震虎”是件非常让人“快意”的事情。虽然李鸿章对这位老部下施以援手,将李凤苞调入北洋海防,办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等事宜,但终因劾章不断而被革职。中国近代这位非常杰出的军事科技人才,从此绝缘官场,孑然一身回到老家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利用在欧洲期间接触到的近代军事知识,潜心著书,编撰,翻译了《克虏伯炮说》,《艇雷纪要》,《铁甲船程式》等一大批近代军事著作,即使到了后世,这些书籍仍然是用于了解近代世界海军技术发展的第一手宝贵材料。1887年,因长期心情郁闷,加上积劳成疾,李凤苞在悲愤交加中逝世,年仅57岁。

如今,当年的完善型巡洋舰“埃斯美拉达”号来到了中国,阴错阳差的成了北洋海军的“海沣”号,在甲板上散步的李鸿章如果知道了这段往事,不知会做何感想?

“这大海现在看起来风平浪静,可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掀起滔天巨浪?”李鸿章叹息了一声,说道,

“如果能在巨浪到来之前,预为防范,当可无虑。”罗丰禄在李鸿章身边说道,这些天,孙纲和他接触多了才知道,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也是一位难得的外交干才,他毕业于英国皇家理论学院,是李鸿章的外交顾问和翻译,孙纲从他身上才了解到,李鸿章身边,其实聚集了当时中国的好多社会精英,在一起为这个四面漏风的腐朽帝国遮风挡雨。

由于这些天一直风和日丽,悠闲的海上航行让所有的人心情极好,都在战舰各处观看海景,只是孙纲因为有了上一次和爱妻在“平远”舰上的“难忘”经历,所以一直保持着警惕,正好这回“海沣”舰的管带又是李和,大家都是老关系了,李和这次又担任了一回“护送”任务,为了向中堂大人证明海军官兵的战斗素养,他一直严格要求手下官兵们在航行过程中按战时标准进行训练,虽然“海沣”舰上的客人们显得都很悠闲自在,可舰上的官兵们却在一丝不苟的进行操作,让在舰上的外国使馆人员大为叹服。

孙纲看老头子和罗丰禄等人谈兴正浓,有“即兴作诗”的架势,这种东西他可是一窍不通,便在舰上巡视了一圈后,来到了司令塔里,李和看他来了,想起了上一次的“战斗经历”,不由得会心地一笑,“可惜这次夫人不在,”他说道,“即使有好戏,她也看不着了。”

“你饶了我吧,可别再有什么好戏了,”孙纲笑道,“上次来的‘高砂’,可是差一点要了我们的命,我可不想再来第二回。”

“孙大人福星高照,一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回最好再送我们一场大功。”一个军官说道,应该也是参加过上次同“高砂”交手那一仗的。

其他的军官们都大笑起来,孙纲有些挫败地看着他们,心下也有一丝欣慰,这帮好战分子,自从有了新军舰,简直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可跟你们说啊,中堂大人在舰上,你们可千万给我长脸,谁捅了篓子,我就打发他自己游回家。”李和笑着对大家说道,

“得令!”周围的军官们异口同声地笑着答道,

“大人,看前面,来了条帆船。”一位负责观测的军官说道,“他们在发信号,问咱们几点呢。”

“帆船?”李和愣了一下,举起了望远镜,看了看,说道,“发信号告诉他们吧,海上跑船,弄不准时间可是大麻烦,这种玩意儿也出来跑货,这帮人怎么想的!”

孙纲也举起了望远镜,映入眼帘的是一艘老式的单烟囱机帆船,应该不到3000吨,属于1880年以前的产物,看样子是一艘货船,它一边向这边发着信号,一边向这边慢慢开了过来。

孙纲注意到这条老古董没有悬挂任何国家的国旗,心中不知怎么有些不安的感觉。

就象上回,“高砂”来拦截他的那一次。

天才一秒记住【斗破小说网】地址:www.doup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