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夏洛特却摇了摇头,
“莎莉,以你现在的咖位,除非像小罗伯特·唐尼那样作死,不然那已经不可能再达成那个成就了。”
“……你说的也对。”
查理兹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
对好莱坞的演员们来说,咖位不同,片酬、待遇和行为标准,都是有着云泥之别的。
像一年接七八部电影这种事情,更适用于那些正处于上升期,在努力冲击一线的二三线小明星。
——这阶段的演员神格还未凝聚,更加需要曝光,多接电影对他们没有坏处。
而且,对这个阶段的演员来说,成功的作品,要比失败的作品更加重要。
毕竟,只要不是像凯文·科斯特纳那样,在《未来水世界》那种超级大制作中失败,坑的一塌糊涂,普通的电影即使失败了,他们这些二三线依旧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最多也就是短期内片约少一点儿而已。
可反过来,这七八部电影中只要有一两部大成功,那他们很可能就可以趁机跃升一线了。
——相比之下,一线明星们接拍电影,就要小心谨慎许多了。
因为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成功已经是必须的了,失败则成了不可原谅的。
一般来说,一个好莱坞一线明星,只要连续失败两到三部电影,就会彻底跌出一线。
——这可不是一个单纯的地位,还涉及真金白银的片酬还各种代言费用等收入,由不得明星们不谨慎。
所以,一线明星们都会谨慎接片,同时也会刻意控制自己每年的曝光率。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可是有审美疲劳这种事情存在的——
不管是帅气阳刚的帅哥,还是倾国倾城的美女,如果几年中频繁在大屏幕上出现,观众们很快就会厌烦的。
——作为一个演员,连续多年制霸暑期档什么的,做梦的时候想想就好,当真的话……
当然,要说多年制霸某个档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不过却需要加上一个前提。
——那就是专职的喜剧演员。
某种程度上,笑星或者说谐星这个特殊类型,是不太受审美疲劳影响的。
——而且,他们也并不怎么需要美。
因为能给观众带来欢笑,观众们对这类演员往往有很高的好感度。
——东方的星爷和葛大爷,西方的金·凯瑞和本·斯蒂勒,都是这种类型。
只要电影的故事不太垃圾,又是喜剧,观众们就会买账。
虽然这样的电影,更适合新年前后的贺岁档期,又或者作为暑期档中的中小成本影片存在,但确实成功率会很高。
只不过,一日为笑星,终身为笑星——
这样的喜剧电影演多了,往往就会给观众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后就很难转型了。
就像太平洋对岸的葛大爷,一系列贺岁喜剧,让观众们认定了他喜剧的形象,哪怕他在《夜宴》中飚起了很不错的演技,可架不住观众们“一看他就笑”啊!
——于是他几次向正剧方向的转型都失败了。
只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